拼多多补贴退潮,商家强付费玩法遇冷!新店新品如何破局?
最近不少做拼多多的老板都在吐槽:平台补贴明显缩水了!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,多进宝的“千万补贴”基本取消,推广层面的强付费补贴也大幅减少。七月份之后,很多商家明显感觉到“空烧”没券了,产品价格压不下来,客户下单意愿降低,订单量远不如前。
尤其是玩强付费、无限阶段一的商家,现在特别难受——控烧比例变高,推广成本上去,单量却起不来。如果现在还纯靠付费拿流量、等补贴,店铺运营会越来越吃力。
当前还能怎么拿补贴?
目前有一部分商家通过报平台大促+叠加合资券的方式,还能捞到一部分补贴,但这要求运营节奏快、活动资源跟得上。如果没参与这类活动,纯靠付费推广,可以试试开“全局优选起量”,看系统能否多给一点流量和补贴,但效果因人而异,并不稳定。
新店、新品如何快速突围?
在补贴退潮、付费推广成本走高的环境下,新店或新品想快速起量变得更难。不少商家会在链接初期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做数据铺垫,比如使用拼多多销量修改软件,帮助新商品快速积累基础销量和评价,维护DSR评分,从而提升商品权重和买家信任度。这类工具能在短期内拉高销量表现,让系统判定为“潜力商品”,进而获得更多自然流量。
当然,销量修改只是起店阶段的辅助手段,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力和运营细节。尤其是在平台补贴收紧的背景下,优化内功、控制成本、放大利润,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。
拼多多运营逻辑正在变化,强付费打法红利消退。商家既要灵活运用工具快速打基础,也要重视产品和供应链的真实竞争力,避免盲目烧钱。稳住评分、控制成本、借势活动,或许才是接下来活下去的关键。
